『馬路』群英會
攝影:許敏玲、蕭靜莉
忠孝東路
小朋友知道嗎?我們學校正門口的大馬路就是忠孝東路喔!本路闢建於日據時期。民國五十五年,奉 總統指示將中正路審計部以西更名為「忠孝路」使其連貫。起承點的是台北工專(現在的台北科技大學)更因忠孝東路之開闢,而將校園一分為二,而成就了忠孝東路的延續與發展。
忠孝東路是一條橫貫台北市區及郊區之東西大幹道,也是台北都會區之大走廊。
|  |
齊東街

|
齊東街開闢很早,為碩果僅存之清朝時古街道喔!並且是沿?公玔東畔開闢而成的弧形道路。
|

|
八德路
是台北市開闢最早的縱貫公路,也是台北市最早的道路!遠在西班牙據台時期,即有該道路;清朝時移民加以開拓,至光緒十一年劉銘傳又拓寬之;日據後,拆除劉銘傳所築台北至山段部分鐵路。光復臺灣後,命名為「中正路」。民國五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市政府將中正路第一酒廠(現在的華山藝文特區)以西命西為忠孝路,後段呈東北向斜行者稱「八德路」。
新生南路
走著走著便遇上了天使…
天使賜給每個人天真善良的心,
好讓每個人都能互相幫助、互相扶持!
|

|
現在要特別介紹一條路,那就是新生南路!至於為什麼要介紹它呢?看看以下沿路的景色,再猜猜看吧!
由忠孝國小出發,沿著一旁的新生南路朝著台灣大學的方向前進,除了有高樓大廈林立之外呢,更有許多宗教的禮堂建築於此呢!
衛理堂

|
台北衛理堂成立於民國四十二年三月八日,起源乃自於大陸遷臺後,一些衛理公會的會友來台所成立的
|
基督復臨安息日台北教堂
民國六十六年建築於此。螺旋狀造型頗具「結構造型」之企圖,塑造出平面的核心與立面螺旋中心點表達基督教超脫塵世的企圖。
|
 |
聖家堂

|
天主教聖家堂,外觀莊嚴聖潔。其內部設計是以歐美的教堂作為藍圖,彩繪玻璃窗加上迎面的巨幅壁畫,將聖家堂襯托得更加神聖與莊嚴,因此,聖家堂當年便以內部陳設及建築結構優美,而榮獲建築設計獎,堪稱為現代主義建築的佳作。
|
清真寺
其擁有肅穆莊嚴、風格獨具的阿拉伯式建築外觀。而傳統回教的大殿內,整齊靜謐,可容納千人作禮拜與集會,是台灣最大的一座伊斯蘭(回)教教堂。此外,清真寺內設有回教圖書館,珍藏許多關於回教教義之書籍,可供信眾閱覽之。
|
 |
真理堂

|
緊臨懷恩堂的真理堂,為一座基督教教會,其建築外觀擁有西方教堂的型式,但卻少去人為裝飾,顯得樸實又穩重。
|
懷恩堂
為一西方宗教與中式建築融合的典型例子。設計簡單的建築造型,加上巨碩結實的屋頂結構,將懷恩堂襯托得更加莊嚴穩重。
|
 |
資料來源:
˙http://163.29.36.150/old/culture/traffic_tour/da-an/test1.asp
˙http://www.t2t-travel.com/tw/tb/see/seecity7.htm
˙吳光庭、丁榮生、李清志、林芳怡、黃華敦,《台北大街風情》,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,2002年10月初版五刷
˙劉劍寒,《台北市路街史》,台北市文獻委員會,1985年4月